来源:中国艺术传播网 文章作者:佚名
我们在启蒙教育的时候就应该接触艺术,但是自建国后,我们的学校几乎没有完善的美术或艺术教育。画廊虽然也在做艺术传播推广,潜移默化地与大众交流,但不会去做最基础的教育,因为这不是我们的工作,一个成熟的社会里有不同的角色,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是关键。 大众对当代艺术市场的不理解,第一点归结于我们对当代艺术价值认知体系还是不够,我们对作品缺少一个历史的判断。当我们看一件作品时,我们应该知道这是谁在什么时候、用什么材料呈现在眼前的这么一个作品。 在认知不够的时候如何能吸引买家消费?藏家看不懂怎么敢出手去买?如果艺术品的价值都是道听途说来的而不是自己判断的,可能100万入手后隔天变10万了,尤其现在经济不好,藏家更不高出手,因为“学费”代价太高昂。而且市场上不乏鱼目混珠的作品,有的画廊或者经营者用几百万的作品捆绑几万的作品销售,这就很麻烦,我们自身的鉴定、甄别标准也模糊了。 另外还有一点,当代艺术品价格升值太快,透支了未来升值空间。很多艺术家,包括不是那么优秀的艺术作品,平均都以20倍乃至上百倍的价格上涨,所以到了一定时间点,市场肯定会遇到瓶颈的,面临后续乏力的问题,而且现在有很多是投资型买家而不是收藏爱好者,投资型买家更愿意在短期有高收益高回报。 去年碰到了这位法国艺术家,发现他的作品有自己的逻辑关系在里面,他的作品受东方作品影响,所画的山水使用墨水笔一笔笔勾勒出来的,这与我们的山水作品不同,中国山水作品中中没有这么理性结构,我们是通过墨在纸上渲染的效果来创造出的抽象境界。 国家在交流的过程中当然要强调它的文化价值,我们坚持传统文化同时也要输出我们的文化,每个国家都在这么做,只不过是规模大小、时间先后的问题,毛主席老早就明确提出文化是一种力量,文化传播的影响价值是延绵不断的,文化的价值不是刀光血影、是潜移默化的,我们为什么要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,就是输出我们的文化价值,如果全世界都讲中文,那国际上对中国的文化向往就自然而然的生成。 我们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会强调文化自信,但文化自信不是简单的民族主义情绪,需要在自信的基础之上进行专业的分析。人类的存在这么多年的历史,我们的祖先在不同的板块上产生了国家地域的概念,在丰富人类文明的时候我觉得应该进行交流、共享人类文明之光,我们现在还在初级认知,国家地域概念很强,没有找到一个交流对接的方向,还处在相互了解的过程。
·上一篇文章:艺术的实体化:北欧设计的奇幻之旅
·下一篇文章:AI绘画完成民国才女陆小曼未尽稿,AI人机共创画作首拍落槌价110万
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:
http://www.51je.cn/news/ysgc/1987341284DF73A819G8037H6F7HD.htm
【相关内容】
佚名 |
佚名 |
里木 |
朱青生 |
佚名 |
佚名 |
佚名 |
佚名 |
佚名 |
佚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