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中国青年报  文章作者:江山

 

  这个画家与众不同,它没有形体,没办法一手端着调色盘,一手持画笔,涂抹雪白的画布。但它有着一颗非同寻常的“大脑”——一套严丝合缝的算法,可以让它创作出拥有自我风格的绘画作品。

  “艺术创作将是人类对抗人工智能的‘最后一座堡垒’!”人类曾充满信心地说。而有人大胆预测,下一个改变世界艺术潮流的莫奈、梵高、毕加索,可能在机器人界产生。

  这位人工智能画家,由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学院艺术史专家玛丽安·马兹和罗格斯大学、脸书人工智能实验室共同研发。他们共同创造出一种叫做“甘(GAN)”的算法,运作原理是一边创作,一边鉴别。

  它的绘画作品色彩斑斓、过渡自然,线条抽象但不生硬。更关键的是,它有自己的风格,独立于其他流派。

  在发明者眼中,“甘”在进行真正的创作,而不是人们想象的“照猫画虎”。它的作品在网络中得到很多称赞,评论者认为这些画作“愉悦心情,有启迪性”。

  艺术创造力一直被人类视为独有的能力。艺术才能以情感和创意主导,没有情绪、性格、经验,冷冰冰的机器人怎么可能吟诗作对、妙笔生花。

  去年,人工智能写出的小说通过了日本星新一文学奖初审第一轮。有意思的是,这篇小说名为《一台电脑写一篇小说的一天》。

  17个月前,谷歌开发的人工智能画家——“初创主义”在旧金山拍卖会上大放异彩。它创作的29幅作品,有的被卖出8000美元的高价。尽管其中一些画作色彩诡异,看起来有点“辣眼睛”。

  在法国巴黎,索尼计算机科学实验室“深沉巴赫”创作的合唱曲目,甚至被专业音乐家误认为是“真巴赫”的作品。

  一个月前,微软“小冰”也出版了第一本诗集《阳光失了玻璃窗》。当人们读着“快把光明的灯擎起来了/那里有美丽的天/问着村里的水流的声音/我的爱人在哪”时,心中怎能不泛起一丝涟漪。

  你知道人工智能有多努力吗?

  为了“学习”写诗,微软“小冰”将上世纪20年代以来519位诗人的诗歌看了个遍,反复阅读超过1万次。人类如果要把这些诗读1万遍,大约要花100年时间。

  被视为“未来莫奈”的机器人画家“甘”,也经受了艰苦的培训。它的鉴别系统已经“品鉴”过81500幅绘画,区分艺术作品的流派,还要将照片和图表分辨出来。

  今年6月初,来自清华大学苏州研究院的高考机器人AI-MATHS挑战了高考数学试卷。虽然最终成绩不大理想,但研发人员像安慰和教育孩子一样:“没关系,我们多做题,明年重新来。”

  有艺术家声称,机器人能画出形似《星月夜》的作品,是因为梵高早已存在。一个算法可以写出巴赫风格的乐章,因为它可以向巴赫“学习”。

  也有人反驳,每个大师都曾是学生。当我们欣赏画作时,只要关心它是好是坏就足够了。正如钱钟书那句经典名言:“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,觉得味道不错,何必要去看下蛋的母鸡呢?”

  人工智能不会在树林里漫步,在阳光下赏花。学习这件事,对它来说,只有依靠“识别”。但它可以不吃不睡,不间断地学习。犯了错不会一蹶不振。唯一要担心的,可能是疯狂的运算会让它“烧昏了头”。但只要更换好零部件,它又是一条“好汉”。

  情绪对于人类艺术家而言,是把双刃剑。忧郁和痛苦可能会成就梵高、贝多芬,但也可能让人万劫不复。在这个市场主导的社会,过多地迎合大众、主流,会让艺术家汲汲营营,失了独立性。

  与其不服气,人类不如也向机器人学习学习。

  比如,当我好不容易写出一篇文章后,可能会被专门研究海明威作品的人工智能痛斥:“你的句子太啰嗦,被动语态太多”。

  与柯洁对弈之后,“阿尔法狗”的启蒙老师、欧洲围棋冠军樊麾宣布,将公布50幅阿尔法狗自我对战的棋谱,与全世界围棋爱好者共同分享,这是阿尔法狗最宝贵的财富。

  所以,要保持开放的学习态度,不要一味恐惧和固步自封。不然有一天,我们在这世上的位置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。

  在电影《我,机器人》中,人类男主角试图让机器人意识到自己不是人,故意质问它:“机器人可以创作出交响乐吗?机器人可以将空白的画布变成美丽的杰作吗?”

  机器人反唇相讥:“那你就行咯?”

  江山 来源:中国青年报 ( 2017年07月05日 11 版)


·上一篇文章:因喜欢收藏书籍 导致一家三口甲醛中毒
·下一篇文章:AI绘画完成民国才女陆小曼未尽稿,AI人机共创画作首拍落槌价110万


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:
http://www.51je.cn/news/ysgc/1776164228858JGHDDI5K55A306IH3.htm


【相关内容】

法国艺术团体训练人工智能创作艺术

佚名

疫情之后,艺术疗愈成为国外博物馆的新方向

佚名

人工智能创作画作首次拍卖 成交价格远高预期

佚名

日本醍醐寺佛教珍藏首次来华展出 日本国宝“千载之后”追根溯源

孙丽萍

女人睡了男人之后……

佚名

莫奈印象主义早期作品雪藏52年之后重现

佚名